首页 国石文化文章正文

天然珍珠故事:北珠与南珠的历史介绍

国石文化 2024年03月25日 06:00 10 国石之家

天然珍珠故事:北珠与南珠的历史介绍

皇室专门设立了一个专门机构——朱轩,并在产地设立了一个珍珠柜来管理和收购珍珠。 在行政上,朱珪隶属于地方行政长官,在专业上,它直接听命于朱轩。 清朝曾经在吉林乌拉设立衙门,并设置官员专门捕捞珍珠。 每年4月至9月,主理人都会派人到松花江流域捕捞河蚌。 当水很深时,捕蚌器将一根大杆子插入水底并按住杆子。将蛤蜊从水中取出后,在珍珠收集者的监督下,他剥开外壳,看看是否有珍珠。通常,一百个贻贝都得不到一个。这表明珍珠很难收集,珍珠很珍贵。 朱蓓的历史简介采集的珍珠应在采珠官员的监督下包装和密封,并由总经理和驻军领导共同挑选。颗粒大的献给朝廷,颗粒小的作为河流丢弃,任何人都不能私藏。 朝廷奖励那些摘到大珠子的人,根据珠子的成色,奖励往往是丝绸或白银。 如果是有罪的人,可以减轻处罚。 吉林巡抚经常直接向朝廷报告抓珍珠的事情。4月份的报告是采珠人已经出发,9月份的报告是关于捕获的珍珠数量。 清廷经常将这些来之不易的北方珍珠按照大小镶嵌在各级王侯将相的上衣上,珍珠的大小和数量代表着他们地位和等级的高低。 “地清渊深,光涵争势益。 “朱蓓的地位是长久的,这从上面乾隆皇帝的诗中可以看出。 合浦珍珠介绍南珠是一种海水珍珠,历史上盛产于广西合浦县北部湾。 这里风浪小,流水激扬,盐度适中,水质清淡,水温适宜,特别适合珠母贝的繁殖。 古时有白龙、杨梅、青英、平江、端旺、乌泥、朱砂七大珍珠池。 合浦珍珠世代受到皇室的重视,他们每年都向皇室进贡。 汉代合浦有数千人以采珠为生,史称“采珠人”。 后汉孟尝君的故事曾记载了一个“合浦明珠归”的传说。我们可以质疑故事的真实性,但不能怀疑合浦当时采珠业的繁荣。 晋太康三年(218年),晋武帝为了保证皇室的珠宝供应,特下诏派兵镇守连州珍珠池,严令禁止百姓自行下海采珠。 所有关于珍珠开采的事宜由 *** 统一部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采珠的鼎盛时期。 明朝的皇帝都有收集珍珠的命令。仅在明朝弘治十二年,就采集了28000两珍珠。 由于每年开采,在嘉靖五年,由于珍珠壳少且不成熟,珍珠人无法采摘珍珠,许多人因饥饿而死亡。 当时的总督福临出版了一本书《乞讨采珠》,他在书中说:“嘉靖五年的采珠运动中,有数万人死亡,但只获得了80两珍珠。世人都说人换珍珠,恐怕今天的人虽然换了珍珠,却得不到了。 “历代之后,合浦珍珠潭都是皇室的重点管辖区域。 明朝嘉靖年间,在合浦县白龙村建立了明珠城。 目前,故宫博物院展出的珍珠大多产自合浦。 历代的过度开采给楠竹造成了重大损失,楠竹资源终于在清末枯竭。

国石之家

网站声明:国石之家是专业的国石收藏问答专业门户网站,致力打造各种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老挝石、等玉石领域免费交流,服务于国石爱好者!本站内容来源于原创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转载本站内容请保留相关的版权信息。我们期待相关商家及媒体合作者的来电洽谈。

百度地图 网站地图 网站导航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网站备案:

 闽ICP备2022009091号

法律顾问:王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