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石文化文章正文

碧玺在清朝十分盛行了,特别受慈禧太后的喜爱

国石文化 2024年03月30日 19:17 277 国石之家
我国发现的宝石级电气石矿床及矿化点主要产于新疆,如阿尔泰地区的多色电气石。 1992年6月,在可可托库鲁特土矿发现了大量电气石晶体,出土了重达6公斤的红色电气石晶体和内部呈红外绿色的“西瓜电气石”。 西瓜碧玺因内部为红色外部为蓝绿色的碧玺而得名,这种碧玺看起来像晶石中的西瓜。因为稀缺,所以更贵。 中国碧玺的来源碧玺自明清以来一直是中国人喜爱的宝石之一。在中国的一些历史文献中被称为砒霜、电气石、碧霞石和碎恶金。 “电气石”一词最早出现在地质学界老前辈张1921年所著的《石崖》中。 民国初,北京珠宝商所称的“碧色”和“毕比”也指今天的“碧玺”宝石。 现在,“碧玺”一词已成为各种碧玺宝石的专业名称,也是中国珠宝行业的常用名称。 自明清以来,中国的达官贵人也喜欢这种翡翠般的宝石。在故宫博物院,你可以看到许多由碧玺制成的小饰品,如珠子、鸡心和耳环。 在中国古代,珠宝被用来表明官职。最明显的例子是清朝中国文武官员皇冠上的明珠。 根据礼仪规则:冠分为一至九等。 之一顶官帽的顶部是红宝石(实际上是尖晶石);第二顶官帽的顶部是珊瑚色;条令官是蓝宝石;四官是青金石;五级官是水晶等。最后几个官员用金银装饰。显然,金银不如宝石珍贵。 碧玺在清代还被用作一等或二等官员的皇冠上的宝石。 在清朝嘉应和道光年间,人们喜欢深红色,因此深红色碧玺(俗称“双粉”)和红珊瑚的价格非常昂贵。 同治、光绪年间,官员佩戴的碧玺还是浅红色,人们争相购买“单桃红”“胭脂水”碧玺。一块浅红(俗称“单桃红”)竟值几千两银子。 慈禧是中国封建历史上专制时间最长的太后,她一生无怨无悔地追求两样东西:一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第二,珍贵精美的珠宝。 她戴的头饰,披的披肩,她的手腕、手指和指甲都是各种各样的珍宝。慈禧太后生前非常喜欢碧玺。 当光绪皇帝和西王母相继去世后,由于接连的“国丧”,朝廷禁止红色,“双粉”和“胭脂水”碧玺的价格暴跌。 故宫院长李的长子、慈禧太后的贴身侍卫在《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录了一朵雕刻的双桃碧玺莲花(注:莲花是佛教的象征,慈禧太后被称为“老佛爷”),重36.28元。 当时价值75万两白银,堪称稀世珍宝。 清代皇帝的祖先信仰佛教,官服配饰中的珠子与佛珠有关。 珠串由108颗琥珀珠子组成。每27颗珠子中插入一颗大玉珠,称为“佛头”,与挂在胸前正中的一颗佛头相对的玉珠称为“佛头塔”。 据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梅萨平原著名的伊瓦拉亚碧玺矿曾在一个巨大的岩石裂缝中采集到一颗巨大的碧玺。 清朝末年,这个矿山开采的产品大部分销往中国进行雕刻。 1911年,中国发生了孙中山先生发起并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 。这个市场也失败了,矿区被关闭。 碧玺宝石的产量状况由于对碧玺和其他宝石原料的巨大新需求,该矿于几年前重新开放。 但是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还需要几个地方才能有以前的产量,因为很多高质量的晶体已经被挖走了,容易加工的原材料已经耗尽了。 一位矿业历史学家说:“你挖得越深,开采所需吨位的石头的成本就越高,宝石越小,质量就越低。” 最后,你挖到了一个深度,你挖出来的东西不再有价值。 “现在很难找到1克拉的优质碧玺,甚至要翻找几十吨矿石。

碧玺在清朝十分盛行了,特别受慈禧太后的喜爱

国石之家

网站声明:我的小石头是专业的国石收藏网站,致力打造各种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老挝石、等玉石领域免费交流,服务于国石爱好者!本站内容来源于原创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woaichitudou2023#yeah.net.

百度地图 网站地图 网站导航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网站备案:

 豫ICP备2024100540号-1

法律顾问:王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