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雕艺术为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独特艺术并不断发展,在操作上,主要靠口头传承。
青田石雕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得“农耕文化”滋养和熏陶,自成了一套技艺“口诀”并代代相传。这些“口诀”不单是技艺的积淀,更是智慧的结晶。
1花卉雕刻口诀 布局
先花次叶后有枝,花叶重叠显层次。
主花盛开向人笑,其余花苞色相绕。
隐现穿插有节奏,“爱丝”曲线成枝条。
牡丹
主干弯曲老又苍,新枝嫩直势粗壮;
一梗三三九进叶,花瓣复复多皱褶。
牡丹千叶形不同,老干新枝参差容;
刀圆叶面线刻筋,花冠扭卷雕刮深。
荷花
花如圆钵叶似盆,叶边凹凸里外翻;
新叶卷拢像画轴,蓓蕾顶尖似笔头。
瓣成羹匙楚楚形,荷梗纤长立婷婷;
尖刀刮出莲花收,雕叶多让圆刀上。
菊花
瓣长瓣短,有平有卷;
茎干细直,不方不圆;
腋生嫩芽,叶缺边缘。
雕花刮叶,尖刀出力;
茎桠叶腋,刺芽点缀;
多洞多刺,层次交替。
梅
无“女”不成梅,新枝似箭开;
三五成花瓣,枝上苞蕾满。
松
无“工”不成松,干枝曲如龙;
树皮龟纹裂,金钱扇形叶。
竹
无“个”不成竹,刀叶聚三五;
弯节不弯干,枝梢顺风舞。
2山水雕刻基本口诀 布局
主山高峰白云绕,群峰环抱众山小。
半山腰上有平台,台上亭阁能远眺。
当门主树高又大,三五成林有参差。
近景山冈树木密,远景高山树稀少。
高上流水要三叠,上小下阔成飞瀑。
溪流曲折有三弯,水口开阔波纹摇。
小溪架设小木桥,村庄旁边大石桥。
水边岩石相依偎,柳丝迎风水上飘。
山峰
主山高耸白云绕,群峰环抱众山小。
半崖腰中有平台,台上凉亭能远眺。
溪涧口诀
高山流水叠三叠,山涧弯转折三折;
小坑细流汇成溪,微波粼粼江边水。
树木口诀
当门主树高又大,远处小树山沿排。
疏密有致忌均匀,三五成林相参差。
敲坯口诀
敲开宕门之一关,主次山峰分两边;
溪流曲折三个弯,基准树亭要高大。
戳坯口诀
铲平山底之一凿,戳出水线第二凿;
摆正房屋第三凿,树木山岩依次凿。
柳树口诀
水边岸上柳,干老树根露;
弯斜倒向水,丝条顺风舞。
屋宇口诀
屋宇扁斜见三角,单檐平房重檐阁;
毗邻参差形之字,椽是立体有透视。
3人物雕刻口诀 比例
全身七头最相宜,身三腿三脚是一。
肩宽为头两个长,臀宽一五不必疑。
头面双目中间取,面阔五分眼占二。
手按下颌与眉平,眉鼻横平与耳齐。
表情
若要笑,眼角下弯嘴上翘;
若要愁,嘴角下弯眉紧皱。
若要善,观音面。
若要奸,三角眼。
若要恶,眉眼鼻口挤一撮。
4动物雕刻口诀 鸟
嘴长尾必短,嘴短尾必长。
翘首便要鸣,动尾将要飞。
青田石雕有几种表现手法?青田石雕的表现手法,从形式上分有圆雕、镂雕、浮雕、线刻、镶嵌数种,以圆雕最常见,而以镂雕更具特色。从风格上分有写实与写意两类,而以写实为主。
圆雕 圆雕作品的造型比较单纯,四面观赏。圆雕技法广泛应用于石雕人物、动物、炉瓶、印纽等作品。
圆雕亦称立体雕,由于构图单纯,很少有配景可以衬托、遮掩,所以在设计中特别讲究主体的动态。有的作品要刻画多个人物或动物,就更须精心处理其大小、高低、疏密、方向等关系,要从立体的角度,反复推敲。石料质佳而块大者罕见,同时石雕作品又全是室内陈设品,所以一般是小件作品,不宜表现壮阔的场面,而多以精巧取胜。偶有块大材质俱佳的石料,则不忍将其分解,由艺高胆大的艺人进行呕心沥血的创作,产生难得的艺术作品。如民国初年的周旭卿,用一块重900多斤的石料,创作了表现辛亥革命时国民革命军攻打南京天堡山战斗情景的作品,场面壮阔,气势雄伟,雕刻精细,深受好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青田石雕厂组织艺人用一块重千余斤的石料创作的《西游记》,以其情节生动、形象逼真而轰动香港。但是,近年也出现盲目“求大”的不良倾向,不少作品构思平庸,雕技低下,石料粗劣、拼拼凑凑,以物大价廉哄人,实不可取。
镂雕 镂雕是青田石雕更具特色的技艺,它主要应用于山水、花卉等作品。镂雕可分为单面镂雕、透空镂雕和立体镂雕。
▲镂雕 《球瓶》朱振良
▲镂雕 《狮球》张爱廷
青田石雕中许多作品都呈扁形,前后狭,左右阔,正面精雕细刻,背面略而不刻,仅供单面观赏,这样既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又便于艺术处理。艺人集中精力镂雕好正面的景物,使其层次丰富,玲珑剔透,而将背部的石料有的雕成屏风,有的刻成高山、岩石,刚好成为前景的“体身”(依托)。如石雕书夹、插屏、普通山水、花山、葡萄山都属此类。大型作品如《西湖全景》、《越王射潮》,由于场面大、景物多,也用单面镂雕法作了巧妙处理。
透空镂雕是在“体身”上镂洞。一方面便于镂雕,以表现极为丰富的层次;另一方面给人以“透气”感,能使视线透过景物、穿过“体身”,感受到作品的纵深空间,更富立体感。
▲浮雕 《甲鱼》王为纲
立体镂雕的作品上,在欣赏面上有主次之分,在雕刻时四面都要精心雕刻,使每一个面都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浮雕 浮雕按表现景物立体度强弱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和薄浮雕三种。高浮雕常用于一些质佳、有色层而厚度不足的石料上。艺人遇到料薄而石色绚丽、花纹奇特的石料时,也常用浅浮雕手法雕刻成插屏,十分精巧。薄意主要用于石章的印身雕刻,亦称薄意。现代著名纂刻家邓散木曾说:“薄意之者,薄刻而具有画意之谓。”。
浮雕从高到浅到薄,其三度空间的雕塑感逐渐减弱,而二度空间的绘画意味则愈来愈浓,尤其是薄浮雕,从题材到构图都已颇具中国画的气韵。所以,浮雕不能过分追求景物的立体效果,也不宜表现景物重重叠叠的层次。浮雕景物的立体感十分微妙,凹凸仅差丝毫。艺人还常利用俏色,使景物的结构和层次更为鲜明生动。
线刻 线刻是以刀代笔在石雕上刻画出来的阴线。诸如人物的须发,服饰图案,动物的皮毛、鳞片,山水风景的屋宇瓦楞,花卉的叶筋,炉瓶、印盒的装饰图案,都广泛应用线刻技法。线刻一般在作品完成前进行,有时亦在作品上蜡之后再线刻(俗称“白道”),以求达到鲜明醒目的效果。
▲线刻 《荷花》夏法起
线刻一般都用单刀法,不重复,不修改,如中国画中的白描,十分讲究线条美。直线要刚劲挺拔,曲线要圆转流畅。运刀不浮不滞,能放得开收得住,所以要求艺人有一定的绘画修养和熟练的运刀技巧。
镶嵌 青田长期来为外地供应镶嵌用石片,后来为外地加工镶嵌浮雕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生产镶嵌成品。与传统产品比较,它只拼贴不凿嵌,实际上是一种彩石浮雕画。因石色丰富加之彩绘,画面富丽堂皇,可表现大型复杂的场景,产品深受国外市场青睐。
▲镂雕:张仕宽《葡萄山》
写实 青田石雕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反映了时代的风尚和审美观念。青田石雕从实用品阶段发展到观赏品阶段,至清代与之相适应的时代审美观是“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要求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致使青田石雕的风格基本倾向于写实。
青田石雕中的大部分作品追求形似、色像。刻画景物时,尽量按照其真实面貌。如结构比例、动态表情、生长状况,直至须发、鳞片、叶筋、羽毛,无不一一模写。同时,艺人还尽量利用天然俏色去模拟近似景物的色彩,使作品逼真动人。
写意 历史上青田石雕中也不乏写意之作。艺人通过变形、夸张、装饰等手法,使作品别具一格。
这些作品的艺术渊源,其一是古代,其二是民间。我国古代有过灿烂的文化艺术。战国时的青铜器,精巧实用;秦代的陶俑,造型洗练;汉代的石刻,深沉雄大。青田石雕不断从中汲取养分,闪耀着古代艺术的火花。在民间艺术中,亦有许多造型简练、风格浑厚,不求细节真实而注重“神似”的作品。艺人们对此是兼收并蓄。
陈墨简介:
1965年出生,浙江青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1987年毕业于宁波大学英语系。199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青田石雕博物馆执行馆长、西泠印社青田印学基地秘书长、浙江省丽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青田县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青田县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