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包金,用来形容寿山石中的奇特现象,不单指某类石种;它外皮为白,内心是黄,犹如日常生活中的禽蛋。面对这样的现象,一个个疑问困扰生活中的同仁,内里的黄如何穿过外皮的白,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范围,或者是在的外层紧密包裹下,内心如何自我修成正果,而现出金黄的极果成色呢…………
笔者长久以来一直接触银包金的石头,发现它们的生存也有其独特的环境,主要是三个方面的情况,分别为独石生成、筋格生成、脱蛋生成(严格来讲也属独石生成)。
独石生成就是石头原先母体就是全黄状态,然后随着水流冲击,滚落到满是砂砾的土壤中继续深造,随着水流或雨水的浸润,外层的颜色慢慢变白,不变的是内心的黄。
筋格生成也是其重要手段,这种仅作为洞产石的专利,常发现于石头外层一圈被筋格包围的情况,从筋格中取下的完肉,就是银包金的卵石。可见外圈的筋格是工厂的输送链,外围的元素不断地通过这个链条对外皮进行打造 ,同时也通过它交换出不需要的元素。
脱蛋生成是指夹在围岩中,或散落在矿洞的附近,由单一的个体自我打造成生;整个外形几呈鹅型状,表面凹凸不平,似人的汗毛孔。脱蛋究其性质而言也属独石的范畴,所不同的是此类生成外皮不单是肉皮,在完肉的外表常有硬质的糕皮或白砂等。或许是外围物过多地阻挡的原因吧,此类石种改造并不彻底,肉心有杂或颜色不到底的情况比较多见,风险要大于前二者生成。
实际上三者打造的石头,并不仅仅是银包金的情况,如外黄内白、外红内白、外白内红等各种情况皆不少见,但银包金的特色是其中的最上乘,是故文章专在这方面下苦功夫。经过漫长阶段的、无数次的吸进呼出,才有这些石头的功德圆满,种种皆是石友们不能解的困惑,只能说是这些石头也是有情物了。如今随着各自的缘份,跑到主人手,接受人文环境的继续改造,它们的提升无止镜。
在所有的银包金石头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田黄石、旗降石、善伯石等三类石种了。
田黄银包金
银包金的田黄产生于极其不稳定的外部空间,也就是雨水或溪流的不断冲击,这样的区域无非田与溪的交接处不能涵盖,当然也可能是在这个区域的改造后再次被冲到稳定的空间继续深造。但毕竟是自然生成的物件,肉与皮间也存在着过渡,所以肉皮间的反差通常并不是强烈的那种等级。这一点可以作为与染皮的比较,染皮的石头外观除了不自然,那就是有皮的地方与肉层360度无死角般的高度色层反差。
当然银包金的田黄作为田黄中的上品,它们不但在色差上做到了极致,还能演绎通透之美,这是其他石种所无法比拟的。若是在二者的基础上,再导入萝卜丝,必然是触及身心受触的更高愉悦点。
旗降银包金
对比田黄石的色差“不显”,旗降石直接从一个空间跳跃到另外一空间,只能说明皮肉间的肉质并未基于一个共同点。二种完全截然不同的颜色 ,如何取得默契走过漫长历程,无法用理性的头脑进行思维。
不及田黄石的通透之美,旗降石在凝润度上用足功夫,这种性质仿佛能吸纳投注于上石面的目光,引为自用后也使人深心醉入不肯返回。艺人在外表上的充分利用,色差的感觉在凝润的配合下,极尽美色之能。
善伯银包金
善伯体性的石头,往往在脱蛋身上比较多见,而脱蛋也不仅是善伯的专利,如何二号矿、松柏岭等。脱蛋的石头肉质含腊程度比较高,当一个完肉的脱蛋善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用手盘玩是极难阻止的诱惑,如手抚之于石面似有一层油逼出。与旗降石一样,善伯的石头极难做到田黄的干净度,现如今它们也作为“优点”,配合着其他特征,区别着外来石种,共同守护着寿山石的垄断性概念。